:::
首頁 校園焦點
line Facebook print

張蒼松《縱谷春秋──池上故事書》林之助紀念館展出


    細膩書寫農村紋理的藝術家張蒼松,自11448日至528日,於本校林之助紀念館展出《縱谷春秋──池上故事書》。展覽內容涵蓋水文系統、拓墾遺跡、米廠作業、天災現場、新住民故事等多重面向,呈現縱谷池上地區深厚的人文與自然脈動。

    本校郭伯臣校長表示:「這是一場融合攝影藝術、人文關懷與土地記憶的深刻展覽。張蒼松先生以細膩鏡頭,捕捉池上農民與自然互動的場景,透過四大主題,鋪陳出一幅幅富有詩性的『地景史詩』,讓我們重新凝視臺灣土地與農業文化的價值。」

    郭校長也指出,本展呼應林之助教授膠彩創作中以田園為題的藝術脈絡,展現大學實踐「社會責任」的積極行動與多元角色,進一步強化在地連結、文化養成與國際交流的使命。

    林之助紀念館顏名宏館長則表示,感佩張蒼松作品中深厚的人文精神與社會關懷;從九二一大地震、樂生療養院到玉里養護所,張蒼松始終以攝影回應時代與人心的傷痕。他的作品,常帶著來自遠方時間的低語,探索人們如何在流轉中尋找、構築「回家的路」。

    《縱谷春秋──池上故事書》展現張蒼松長年以人道關懷視角行走大地的成果。他用將近一年的時間,穿梭於縱谷稻浪之間,以鏡頭記錄池上生活的節奏與人文脈動。透過田野觀察與攝影紀錄,細緻爬梳池上地區厚實的農業文化與在地故事。此次影像書寫,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溫柔而真摯的歸屬凝視。

    顏名宏館長讚嘆:「張蒼松捕捉的不僅是畫面,更是池上生活的聲音與呼吸。」

    張蒼松於107年在「池上駐村藝術家」總顧問蔣勳的邀請下展開駐村計畫,原定一個月的行程,最終延伸為超過三百天、四十趟的田野觀察與影像拍攝。他指出:「耕與文化,同出一源。」"Culture""Agriculture"皆源自拉丁文"colere",意指「耕種與照料」。此次展覽以農為始、以文化為志,透過影像語彙講述一部集體土地記憶的池上故事,也同時向全球農民與臺灣膠彩畫先驅林之助致上敬意。

    配合本次展覽,主辦單位林之助紀念館特別邀請張蒼松舉辦兩場專題講座:

419日(六)14:00|「傾聽池上穀籟」

517日(六)14:00|「影像/文字/田野調查互相幫襯」

    屆時,張蒼松將分享他凝視土地與人群共生關係的觀察,如何將農務日常轉化為交織具象與意象的視覺詩篇。誠摯邀請您一同走進池上的光影田野,細讀這片土地與時代交織的溫柔故事。

 

展覽資訊

展覽期間|11448日-528

地點|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林之助紀念館

開幕式|11448

專題講座

講座一|傾聽池上穀籟

時間:114419日(六)14:0016:00

講座二|影像/文字/田野調查互相幫襯

時間:114517日(六)14: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