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校園焦點
line Facebook print

挫敗是成功的開始 郭伯臣教授的精彩人生


科技大觀園 (2019-04-18)
張志玲 | 特約文字編輯
林茂榮 | 攝影

人生第一次挫敗
       從小學到高中他始終名列前茅,特別是數學科目,不但興趣盎然也是他最大的強項。當時他以考上臺大、清大或交大的理工科系為目標,並打算走學術研究路線。誰知道,聯考時將數學答案劃錯了位置,導致數學一科無法達到嚮往科系的入學門檻,這個打擊對他來說不只是心痛,更是痛徹心扉。好在其他學科的分數都還有高標以上,所以得以進入臺中師範學院(現為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理教育學系。
       然而高中班上前30名得同學,ㄧ半考上醫科,一半考上臺、清、交的優秀表現和他的閃失相比,讓年輕自負的他幾近崩潰,並陷入是否補習重考的天人交戰中,最後他仍決定到臺中師院報到。

兩位恩師
       剛進大學的第ㄧ年他的心理很不平衡,灰心喪志,直到遇見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當時的系主任劉湘川教授(後來擔任該校校長)。身為學生的他,單刀直入的問劉主任:「將來我想走學術路線,不想當小學老師,如果繼續留在這裡讀書合適嗎?」劉主任告訴他:「學校已經改制為大學,與其他大學同等,學生只要努力讀書,畢業後就有機會留在學校當助教,未來一樣可以往學術路線發展。」在劉主任持續的開導與勉勵下,他終於走出陰霾,再次發奮圖強。
       大三那年,留日歸國的數學博士許天維教授成為他生命中的第二個貴人。許教授熱情又熱心,寒暑假時會免費為學生上課,開學時也會利用晚上組織學術性社團為學生講解。在大三時,經由許教授的指導,他發表了第一篇刊載於數學學術期刊的論文,那次的經驗帶給他很大的鼓勵與肯定,更確定未來要往學術發展的決心。
初生之犢
       大學畢業後,他留校在「國民教育研究所測驗統計組」碩士班繼續深造,準備出國念書。當時學校正從師範學院轉型為大學,並有意發展資訊方面的系所,由於早期國內並沒有資訊學科,數理系中也沒有資訊相關課程,劉主任便建議他出國時選讀資訊領域。他說:「當時的我仍很懵懂,感覺前途茫茫,唯一相信的是老師不會害學生,而且覺得資訊也挺有趣的。(電腦在當時還算新興學門)」所以就大膽的向國外大學提出申請。
       然因當時他並沒有資工或電機方面的專業背景,所以大部分名校的資工電機博士班都拒絕他,比較委婉的則要求他從碩士念起,唯一例外的是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電機暨資訊工程學院接受了。那時普渡電機是全美大學排名第九的學校,也是他申請的前三個志願之ㄧ,憑著一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衝勁,他毅然的赴美就讀了。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當時會申請普渡大學,是因受到ㄧ場影像處理講座的感動,又因為國際上研究影像辨識的大師,傅京孫先生,曾在普渡教過書,這些因素讓他的決定顯得合情合理。只不過,在臺灣他是師長呵護的天之驕子,但到美國後一切歸零,又因為缺乏電機方面的專業知識,迎向他的是一場難以想像的艱苦奮鬥,他有什麼妙方來克服呢?沒有,只能硬讀!好在他的數學很強,電機方面的知識則可以向同是來自臺灣的吳文正學長請教,日子就這麼一點一滴的挺了過來。
       日子過得雖苦但他認為也有一得,因為美國的經歷讓他開啟了原是井底之蛙的眼界。譬如有天凌晨ㄧ兩點要離開實驗室時,赫然發現還有一堆人在用功。又如某次期中考,自己苦讀了2星期的成績竟然比不過某些只讀了2天的同學。讓他領悟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名言,原來國際上的人才比比皆是,自己其實沒那麼優秀,努力的程度也不太夠。因此頓悟了:無論讀書或做研究不可好高騖遠,務必ㄧ步ㄧ腳印,更謙虛更努力。
積累 才能靈光乍現
       博士班學了大量的影像處理、影像分析演算法與方法等知識,但需要開始寫論文時,他卻發覺找不到可以寫的題材,眼看有些同學已經著手進行,令他非常著急,但半年後突然靈光乍現, 3個創新題材蹦了出來!他很清楚,若無之前的學問累積,不可能抓得住那些靈感。所以他常告訴學生:「唯有紮實的學識基礎,才能在靈光乍現的一剎那抓住那種感覺。」也就是說,若有豐富的學識累積,就不愁沒有題材可做研究。
       在取得博士學位後是否要回國呢?這又是另一個重要的抉擇。他的指導教授是研究遙測影像的世界泰斗,此學門在當時屬於軍事的尖端科技,所以學生還未畢業,指導教授就已收到美國太空總署、美國國家實驗室,與國防科技公司等單位的求才信函,希望能推薦學生前往工作。這表示,倘若留在美國,高薪高檔的工作可以任由學生挑選。反觀當時的臺灣,還沒有相關的發展空間與環境可以發揮,但身為家中的獨子,他必須考慮長輩赴美生活的不適應,所以最後決定重返母校工作。而讓他感到驕傲的是,不但博士班提早畢業了,而且自己的論文至今仍被人大量引用,讓他再一次的受到鼓勵與肯定。
耐心等待
        2001年底回到臺灣後,他把有關數學與測驗統計上的專業知識,和博士班所學的機械學習方法與影像識別等技術整合進行了應用研究。若以專業語言敘述,就是利用「人工智慧」進行數學教育的研究應用,而其做法是透過「大數據分析技術」」開發數學的適性學習平台,更詳細的說,就是應用「人工智慧」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研發「對話式智慧教學系統」,以協助學生學習數學。
       當時國內正進行第一次的「數位學習國家型計畫」徵選,於是他大膽的投出計畫書(即後來廣受好評的「因材網」的前導研究),由於計畫新穎,所以自國外回來的審核意見中就提到:這是ㄧ個「high risk high gain proposal」如果成功執行能讓臺灣的數位學習領先國際。可惜當時的臺灣環境對於相關領域的了解仍很陌生,所以在國內進行第二關審核時遭到拒絕。同樣情況是,當他向教育部投遞計畫書時,也沒有受到重視。
然而他並未氣餒而仍持續進行研究,在他的研究成果中比較有名的是適性學習技術,然而率先肯定者並不是政府單位而是企業界。但也因為企業界的肯定,所以開始有技術轉移與產學合作。有了技術轉移與產學合作,就有報章雜誌的報導。報章雜誌報導後,他的研究成果開始具有知名度。後來在某個因緣際會下,因材網被發現適合使用在教育部的「適性教學計畫」中,於是教育部開始推動。果然,平台發表短短ㄧ年多,即創下全國近千所中小學,1萬多名教師,22萬名學生註冊使用的佳績。

持續走下去
       郭伯臣院長當初因為大學聯考的失誤挫敗了,無法依照自己的規劃發展,惟因目標正確,所以在師長的指引下,換至另一條軌道前進,並且耐心持續的走下去,讓他終於打開一條康莊大道。
       榮獲科技部106年度傑出研究獎的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院郭伯臣院長,是該校第一位獲獎者,也是「有為者亦若是」的典範。
       郭院長曾因大學聯考的挫敗而抑鬱寡歡;但在美國留學時,因為頓悟了自己的渺小而謙卑努力;剛回國時,縱然身懷尖端科技的一身本事也須耐心等待,直到研發成果 --「因材網」,受到廣泛好評後才獲得肯定。